酒泉子·秋雨联绵
李珣〔五代〕
秋雨联绵。声散败荷丛里。那堪更夜枕前听,酒初醒。
牵愁惹思更无停,烛暗香凝天欲曙。细和烟,冷和雨,透帘旌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秋雨连绵,淅淅沥沥地敲打着已经凋败的荷丛中。夜深之时,醉后初醒,不忍再听那枕前的雨声。
雨声牵扯着愁思,好似凄凄的秋雨绵绵不止,在暗淡的烛光里看着香炷燃尽,直到天将明时分。窗外的细烟冷雨,透过了帘幕。
注释
牵愁惹思:牵引愁绪,惹起情思。
香凝:香已灭。
和:含着、夹着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《全唐诗》(下).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年10月版,第2179页
简析
这首词抒写了秋夜愁怀。词的上片写酒醒夜深所闻,秋雨不断,声散败荷,用倒装写出;下片写醉醒后的愁思之状,妙在将不可捉摸的无形愁思,与联绵秋雨交织在一起,如牵如惹,觉其“细和烟,冷和雨”,自夜至晓,“透帘旌”,成为可感可触的具体形象,玲珑剔透。
李珣
李珣(855-930),五代词人。字德润,其祖先为波斯人。居家梓州(四川省三台)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。少有时名,所吟诗句,往往动人。妹舜弦为王衍昭仪,他尝以秀才预宾贡。又通医理,兼卖香药,可见他还不脱波斯人本色。蜀亡,遂亦不仕他姓。珣著有琼瑶集,已佚,今存词五十四首,(见《唐五代词》)多感慨之音。) 55篇诗文 74条名句
辨白檀树
《玉堂闲话》〔五代〕
剑门之左峭岩间有大树,生于石缝之中,大可数围,枝干纯白,皆传曰白檀树。其下常有巨虺,蟠而护之,民不敢采伐。又西岩之半,有志公和尚影,路人过者,皆西向擎拳顶礼,若亲面其如来。
王仁裕癸未岁入蜀,至其岩下,注目观之,以质向来传说。时值睛朗,溪谷洗然,遂勒辔移时望之。其白檀,乃一白括树也。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?又西瞻志公影,盖岩间有圆柏一株,即其笠首也;两面有上下石缝,限之为身形;斜其缝者,即袈裟之文也,上有苔藓斑驳,即山水之毳文也。方审其非白檀,志公不留影于此,明矣。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!
虞美人·楚腰蛴领团香玉
阎选〔五代〕
楚腰蛴领团香玉,鬓叠深深绿。月蛾星眼笑微嚬,柳妖桃艳不胜春,晚妆匀。
水纹簟映青纱帐,雾罩秋波上。一枝娇卧醉芙蓉,良宵不得与君同,恨忡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