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及注释
译文
春水溢满了田野和水泽,夏天的云变幻莫测,如奇峰骤起,千姿万态。
秋月朗照,月光下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层迷离的色彩,冬日高岭上一棵青松在严寒中展现出生机勃勃。
注释
孤松:一作“寒松”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龚 望.陶渊明集评议.天津:南开大学出版社,2011:74
创作背景
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未得确证。此诗曾编入《陶渊明集》,题为“四时”,但不能据此简单地认定为陶渊明的作品。宋人许顗《许彦周诗话》云:“此诗乃顾长康诗,误入彭泽集。”顾长康即顾恺之。因此大多学者认为此诗是顾恺之的作品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龚望·陶渊明集评议·天津:南开大学出版社,2011
2、
余丽.东晋文学与绘画的交融.安徽文学(下半月),2009(09).
简析
《四时》是一首五言诗。此诗描绘四季风光,每一句都呈现出色彩鲜明的画面,通过画面上富有典型意义的景物,展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生机和精神,给人以积极的启示。全诗仅二十字,以诗当画,用形象鲜明的文字勾勒出一组真实传神的四时风光画,创造出“诗中有画”的艺术境界,充分体现了诗人描摹自然的高超手法以及洞达幽微的观察力。
王羲之书六角扇
晋书〔魏晋〕
王羲之,东晋之大书法家也。尝在蕺山见一姥持六角扇卖之。羲之书其扇,各为五字。姥初有愠色。羲之因谓姥曰:“但言王右军书,以求百钱也。”姥如其言,人竞买之。他日姥复见羲之,求其书之。羲之笑而不答。
桃花源记(节选)
陶渊明〔魏晋〕
晋太元中,武陵人捕鱼为业。缘溪行,忘路之远近。忽逢桃花林,夹岸数百步,中无杂树,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。渔人甚异之,复前行,欲穷其林。
林尽水源,便得一山,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。便舍船,从口入。初极狭,才通人。复行数十步,豁然开朗。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,有良田、美池、桑竹之属。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。其中往来种作,男女衣着,悉如外人。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